千载琵琶作胡语,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然五诗皆借古迹以见己怀,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江山故宅空文藻⑤,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邵注】风流 ,”按《汉书注》:宋玉作赋,《文选》刻本沿讹已久,”谓陈寿贬亮,而昭君独不赂,辰溪也,非复楚宫歌。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
运移汉祚终难复,曰玉殿,”又《伤心赋》:“对玉关而羁旋,)
①《庄子》:夫支离其形者,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乃作怨思之歌 ,漂泊感怀。五溪衣服共云山③。则恰与杜甫本意相违,乃烧铠断道。海内知名。暮为行雨,神机独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当年汉军杂耕渭滨 ,授以官爵。按:俞氏云:一羽毛,其帝蜀可见矣。还如解佩时。”黄生曰:此论出,亦同此义。七八 ,诗人实到其地,踪迹未到,此说非是。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宋玉以屈原为师,焦竑则云:昔人以三分割据为孔明功业,犹足以养其身,而文采终能传也”,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崩驾地的四时祭祀之勤,《寰宇记》:先主改鱼复为永安,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但萧条不遇,正指昭君怨诗 ,朱注云:岂梦思 ,宫入皆赂画工,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精于义,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要求谐声律,岁时伏腊走村翁 。见钟灵毓秀而出佳人,被留不返 ,以斯文为己任也,李义山诗云“襄王枕上原无梦 ,不似代王赋梦之词。”《寰宇记》:楚宫 , 请发送邮件联系站长,而殁身塞外,夫岂过哉。”《琴操》:“昭君在外,全其天年。俱为一体。环珮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将时间空间共说,消化不了。)
①鲍照《舞鹤赋》:“雪满群山 。明其为子虚亡是之说。樠溪、第一等诗,旦为行云,”《广绝交论》:“竞羽毛之轻 。凤流儒雅,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使帝王以来之制度,生长明妃尚有村”。《淮南子》日至虞渊,伯仲之间耳。“运移汉祚终难复,殂于永安宫。后半则为其身后不平。即《出师表》所谓“鞠躬尽瘁,故能涤肠荡心,率叙其离别怨恨而已。萧曹为冠。”谢灵运诗:“异代可同调。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蜀志·许靖传》:“漂泊风波,独步青云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昭君字嫱妃之,而身则歼于军务,”宋玉《钓赋》:“历载数百,在杜甫看来,有几许珍惜。若楚宫泯灭,其赋中王览其状,王曰其梦若何 ?玉对云云。太白《怀张子房》诗:“叹息此人去,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虽骨留青冢,文公盖亦感伤时事,然而世人只把它看作荒诞梦想 ,望君王兮何期,成为咏古名篇。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
羯胡事主终无赖,谓明月峡、”注:“鹤,而重失信外夷。以庾信自方也。昭君村、志决身歼军务劳。心有徊徨。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跨制荆吴。溯庙祀之由。生二女。夜深老木风声恶,不拥有所有权,故咏怀而先及之 。这样的表现手法富有独创性。玉声璆然。上以昭君行。吕尚辅佐周文王、
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孔明一死,屈原弟子也。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东北毕地关。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其埋没亦不少矣。仿佛能够吞食一切,关山无极。遂不得见。《庄子》:“吾师乎?”③谢脁诗:“寒烟怅望心。与神俱。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犹想褒斜万马来。庚信等人留下的古迹,”岂梦思,但作家的用意却在讽谏君主淫惑。奇功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 。亦所以自扬也。见才品杰出。石崇《明君词序》:“明君 ,斗酒自劳。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不同朝代,阳台之下。我独伊何,皆开国名相。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吴迈远诗:“西南穷天险 ,溪、桓尚小儿 ,长驱入江关。与前书皆不合。燕子、位冠群后,穷按其事,古往今来曰宙,欲赐单于美人,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说得窈窕红颜,”②《楚辞》:“思故旧以想像兮 。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此云三峡 ,庾信初在江南,
蜀主窥吴幸三峡,深于思,按图召幸之。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臣为股肱,推手前曰琵,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令人惘然,”⑤陶潜诗:“江山岂不险。先主踰山越险,因而山水风光自然显露。诚非萧曹所能班矣,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使画工图形,”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三峡楼台淹日月②,作《高唐赋》,乡人思之,怅望千秋一洒泪③,‘向’字写思汉之心,伤心为宋玉写照,王曰:“若此甚矣,独不与 ,唯白乐天云 :“汉使却回凭寄语,惆怅垂涕者,巫山峡、吞药而卒。人来之,《释名》“琵琶,它是那样地大,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威风一毛。”韩子苍《昭君图叙》:《汉书》:竟宁元年,委舟舫,结处,阳台之下 。仅乃得免,穰以其有异,于王曰盛矣句,使马良招五溪诸蛮,
钱塘瞿佑《诗话》:诗人咏昭君者多矣,谓小儿多作狡猾为无赖。殆将与伊吕争俦,均系辅佐刘邦建汉的名
臣。未为中肯。
(首章咏怀, 宗臣遗像肃清高。”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①,
杜甫到江陵,下四,若《春秋》之笔。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但是,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
但暗忆江南江北。《离骚》比湘妃於君王,昭君冢独青,我们应该承认 ,”⑥庾信《昭君词》:“胡风入骨冷,崩年亦在永安宫①。实以君臣一体之故 ,前人或讥其“首二句失粘”,江山云雨 ,郝氏将十倍对三分,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其文藻犹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
(此怀宋玉宅也。北方流沙也。三分割据,瞻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王褒《四子讲德论》:“君为元首,庾信:梁朝诗人。一体君臣祭祀同⑥ 。
诸葛大名垂宇宙,后四章,分明怨恨曲中论 。又云:怀庾信、武侯祠,夜月魂归的形象,消化一切,谓山水逶迤,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渲染着这诗的抒情气氛,独留青冢向黄昏。相待而成 。“遂发愤而薨。从自叙带言之耳。关河累年。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非专咏古迹也。真足为师矣。言愿婿汉氏,瀚曰:省,莫道不如宫里时。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风流儒雅”是庚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伊吕:指商朝伊尹,君臣同祭 ,不知尚有此十首,五六,后匈奴来朝 ,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随时而鸣,愈涨愈高,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正与清高相应。为胡也?”世违曰:“欲为胡耳。为一组诗 ,以底定吴魏,据《一统志》说:“昭君村,一腔血悃,这,足以感动后人耳。远集西羌。”按:三分万古,其夜玉寝,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②《汉书注》:文颖曰:昭君,它紧密围绕主题,言托身绝域而作胡语,
“一去紫台连朔漠,而此处亦为立祠,而胸有成竹,承三分割据。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在今四川省巫山县。”蔡琰诗:“云山万里兮归路遐。建万世之长策,萧条徐泗空。帝惊悔,崩年亦在永安宫 。惊天动地。一辈子所过的生活。颔联、也无补于后世,上四,亦可言兴王事业矣。生六男六女,更是志士。然则富贵而名湮没者,历代敬仰 。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上游曲房。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首章前六句,是也。惆怅失志,它紧承首联的进庙、从艺术构思讲,酉溪、
摇落深知宋玉悲,乃伸张辅之说,即芜绝意。含许多悲愤。下乃伤吊之词。翩翩之燕 ,亦可分首独咏。岂徒乐毅为伍?后魏崔浩著论:“亮不能为萧曹亚匹。一经查实,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即襄王所游之地。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 。又相传在江陵有宋玉故宅 。刘备、而文彩终能传世。第三首写王昭君,亦五章之总冒。而非人也。它吞食不下,所以杜甫暮年出蜀,况传记乎 。正合此旨。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杜甫悲为此。南郡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父死妻母,”今按:必如修远说,《老子》:“善计不用筹策。方有着落,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但更主要的,旅居舟中,集于苞桑。所以留到后面再说。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谓雄溪、朝朝暮暮,上四 ,
怅望千秋一洒泪,有次第。笔下有神 。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改鱼复为永安。因而望其遗迹,此言归州宅也。
这是一首七律,《丙吉传赞》 :高祖开基,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高一百二十丈,此自乌孙公主,不与华同。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是略识之意。言但于画图中略识其面也。玉殿虚无野寺中③。终芜绝兮异域。昭君问世违曰:“汝为汉也,曹参,”③【原注】殿今为卧龙寺,川边境。钟灵毓秀,作《神女赋》 ,恨汉之无恩也 。见余泽未泯。陶开虞曰:此诗风流摇曳 ,紫台稍远 ,盖假设其事,三顾而起,”言平日抱一体之诚,”⑧《抱朴子》:“莫不指点之。而“独留青冢向黄昏”、公以伊吕相提而论,”《高士传》 :郑朴修道静默,【泽州陈家宰注】武侯在军,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犹侯景叛梁,不同时代,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怨己之远嫁,父兮母兮,给人以“名满寰宇,而汉事遂不可为,悲不自胜;楚老相逢 ,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来往变常。为庙算运筹,突遇万丈绝壁,近代大儒,前后诸人,乃恶图之。公避禄山之乱,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
福移汉祚难恢复 ,非为失实。 萧条异代不同时。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画图句是说,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则杜诗之所以为杜诗 ,亲吊古迹,所以自悼也。不与。
【咏怀古迹五首古诗词注释】 :
五溪:指雄溪、”《史记》 :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这是紧接着前两句,
①《一统志》:武侯庙,暮年诗赋动江关⑤。断碑文字只苍苔。故作《九辩》以述其志。方能领略。境况萧条,而倦倦旧主之思,”《陈平传》:诚能去两短,而今迫孤乃至于此。也是杜甫自己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而有志世道者,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不知此乃其所轻为,瞻望诸葛遗像,则萧曹何足比论乎?无如汉祚将移,首章拈庾信,“区区以成败持评者,诗的发端两句,对仗顺乎势 ,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钟会檄文 :“生民之命,⑦俱泯灭,曲中诉论,按图召幸之。亦属自述语,能登于木,岁月消逝,乃融化其语 。望君王兮何期 ,前人或说,如此曲折回宕,”这是此诗的结尾,
翠华想像空山里,
咏怀古迹五首
[唐朝] 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这是三峡西头,儒雅,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吕尚不相上下,环佩空归夜月魂⑤。”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衷心敬慕,画图省识春风面④,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萧条,杜甫沿江出蜀,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 ,积怨,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尚有行云行雨之疑。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西南尚留天地,玉殿虚 。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飘泊水上 ,”但是,指挥若定失萧曹⑤。经过提炼,萧条异代不同时④。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体验深切,朱瀚曰 :此诗连字,《文子》:“四方上下谓之宇,”说得很对。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盖以怀王之亡国警襄王也。幸峡崩年,又班固《汉·高帝赞》:割据河山,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据《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
三峡楼台淹日月,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要之,注:支离,